隨著現代教育發展的進程,一批批學校在嬗變與跨越中迎來了幾十周年甚至百年校慶,這同時意味著各類學校校史到了收集、整理與總結的必經階段。因此很多學校,尤其是高校,除了檔案館也出現了專門的校史研究室,為了更好地融合校史資源,展示學校的文化底蘊,校史館應運而生。校史館隨著時代的發展與教育的開放,它除了承擔展示、陳列學校歷史的基本功能外,逐漸形成了教育、宣傳、研究以及交流等多重功能,從校史館的發展歷程和建設現狀,我們可以發現校史館具有檔案館、博物館、研究院三重屬性。那么具有多重屬性的校史館設計思路是怎么樣的呢?
校史館設計屬于展陳空間設計,既具有展示設計的概念,又具有陳列藝術的思想。它結合特定環境中的文化氛圍、展品類型、功能特點、使用人群、展示目的,運用空間規劃、材料選擇、色彩裝飾、平面布置、燈光控制、陳列手段以及各種道具,有計劃、有邏輯、有秩序地呈現展示內容和展品特點,實現良好的展示效果。
校史館的展陳空間一般由“序廳”“內廳”“尾廳”三大部分組成,內廳是整個展館的重點區域,根據結構布局劃分為若干個小的專題展廳。序廳是觀眾進入校史館看到的第一個區域,一般可在序廳中雕刻校史館的名稱,輔以文化設計,給人以深刻的印象。序廳要在有限的空間里,以最短的時間,最小的立面,簡潔精煉地塑造并傳遞學校的整體形象,成為觀眾感受學校歷史文化的第一個美學符號。內廳一般根據學校校史內容劃分為若干個主題展區,可以根據時間順序,先展示學校悠久的歷史與沿革變遷,后展示學?,F代教育發展成果,通過時間發展的脈絡,在展陳空間內部形成緊密的聯系與緊湊的節奏,從設計上體現出延續性與傳遞性。尾廳是整個展館的尾聲,尾聲不代表結束,而是延續,是學校傳承歷史、展望未來的一個窗口,尾廳代表著學校對未來發展的規劃與期許。
接下來,我們以健雄職業技術學院校史館為例,具體了解校史館設計的思路。健雄職業技術學院起源于1907年,在2004年由太倉師范學校,以及太倉廣播電視大學、太倉工業學校合并組建,2012年成為江蘇省師范高職院校建設單位。上海勵展超越傳統校史館的設計概念,以“品牌體驗”為理念,把學院放到整個社會層面上展示健雄百余年間勵精圖治、艱苦奮斗的文化和價值,融歷史、體驗、文化于一體,打造首個太倉高職教育品牌體驗中心。健雄職業技術學院校史館立足太倉,面向全國,以“開荒——奠基——拓展——征途——展望”為展示線索,將整個展陳空間以學校的過去、現在和未來串聯起來,形成一氣呵成的展示效果。